湖南行測歸納推理與片段閱讀的聯系與區(qū)別
湖南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考點累積
在公務員行測考試中,有兩種題型容易混淆,即邏輯判斷中的歸納推理題和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片段閱讀題。很多考生都會問,這兩種題型為什么要分開,不是差不多的嗎?其實,它們的側重點有所不同,下面就具體談一下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(qū)別。
例題講解,做好筆記
邏輯判斷中的歸納推理分為可以推出和不可推出兩種題型,而在言語理解與表達的片段閱讀題型中,主要包括主旨概括與意圖推斷題兩種。這兩種題型都有一個共同特征,就是都不涉及基礎的形式推理規(guī)則,著重考察考生的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。這種題目考生做起來不會覺得很難,但是想得到高正確率也并非易事。做這兩種題型,都必須注意掌握幾個共同原則:一是主題一致原則;二是適度推理原則;三是原句定位原則等等。無論是做歸納推理題,還是片段閱讀題,正確選項一定是跟題干中談論的話題一致,錯誤選項則是將選項與題干進行細節(jié)對照、找出差異,而這兩點原則都是為了達到適度推理的目的。
但是,“存在即合理”。既然公務員考試將這兩個看似一樣的題型區(qū)分開來,就說明它們一定有所區(qū)別。首先,歸納推理中的可以推出和不可以推出題型,考察重點在于從題干給出的信息中直接推出選項中的答案。只要能夠推出來,就一定正確,不管是否涉及題干所有方面以及是否表達出作者言外之意。而相比之下,主旨概括題是一定要選出能夠概括文章所有方面的選項,意圖推斷題則不能僅涉及文章當中表層意思,而要推斷出作者想要表達而未在文中表達的意思。也就是說,相對于歸納推理題的“直接”與“片面”,主旨概括題表達的更“全面”一些,而意圖推斷題推理的更“間接”一些。但“間接”并不代表可以胡亂推理,也是需要依據文意“適度”推理的。
【例1】從2005年7月開始,敦煌研究院對莫高窟采用了預約參觀辦法。這一措施合理有效地調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,一方面加強了洞窟的保護,另一方面給游客提供了更加優(yōu)質的服務。實施預約參觀辦法以來,來莫高窟參觀的人數逐年遞增,年游客接待量由2004年45萬人次增加到2006年55萬人次。
由此可以推出:
A。莫高窟預約參觀的辦法為游客提供了便利
B。合理配置人力、物力資源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
C。預約參觀辦法實施前莫高窟的游客流量不均衡
D?茖W合理地利用自然和人文資源能創(chuàng)造更大價值
【解析】C。本題屬于歸納推理題。如從言語理解與表達的角度去揣測這一道題,似乎四個選項都可以選。但從邏輯判斷的角度出發(fā),必須要根據題干嚴密、直接地推理才行。題中提到“敦煌研究院對莫高窟采用了預約參觀辦法。這一措施合理有效地調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”,就可以直接推出方法實施前流量并不均衡。A選項說此方法為游客提供了便利,文章只提到為游客提供更優(yōu)質的服務,而不是便利;B選項所提的“利益最大化”顯然有些夸大事實;D選項將預約參觀方法夸大成“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和人文資源”,屬于過度推理。
【點評】做歸納推理題時,必須時刻注意選項推理的直接性。這題如果是意圖推斷題的話,就應該選D更合適一些。
其次,歸納推理題與片段閱讀題關注的關鍵詞不一樣。在歸納推理中,需要關注一些涉及“比較”的敏感詞匯,如“最、更、越來越、首要、主要”等詞匯;而在片段閱讀中,則更注重一些固定搭配的關鍵詞,如轉折類詞匯等。在片段閱讀中,轉折之后是重點,所以作者想表達的意圖往往出現在轉折之后的片段中。而歸納推理中,一旦出現“比較”類的關鍵詞,就一定要涉及兩個及兩個以上的事例才行。誠然,A只能與B比較,而不能A與A自己比較,所以必須至少涉及兩個事例。
【例2】一本僅用十幾萬字寫出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普及讀物《中國讀本》,繼在我國創(chuàng)下累計發(fā)行1000余萬冊的驕人成績后,又開始走出中國走向世界。根據這段文字,可以推出的是()
A。歷史圖書應該走普及化、大眾化道路
B。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歷史感興趣
C!吨袊x本》可能授權國外出版商出版
D。越是大眾的、越是民族的,越容易走向世界
【解析】C。本題屬于歸納推理題。A選項將《中國讀本》這一本書夸大成整個“歷史圖書”,屬于過度推理;B選項中外國人對中國歷史感興趣推不出,因為《中國讀本》還正在走向世界,結果并無可知;C選項中說這本書可能授權國外出版商出版,根據優(yōu)選可能原則,應該選C;D選項中有關鍵詞“越…越…”,必須要涉及兩個事例,但題中只有“中國讀本”這一個事例,顯然不行,因為單個事例構不成趨勢。
【點評】此題易錯選D,認為這題像是主旨概括題。但此題屬于歸納推理題,必須嚴格按照邏輯判斷的嚴密思維去解題。C選項雖然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和文章的主旨,但卻是能夠從文中所給信息直接推出的,因此就應該選它。
最后,歸納推理題和意圖推斷題都要有“推”的過程,而主旨概括題則未必要“推”。前者必須要推,指的是一定要將題干中給出的信息進行適度推理;后者未必要推,指的是可以將題干中給的信息進行總結概括或者直接闡述事實,而不是一定要經過推理得到。
【例3】水上滑板風馳電掣,五彩繽紛,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,它能把一只小船駛向任何地方,年輕人對此頗為青睞,這一項目的日益普及產生了水上滑板的管理問題,在這個問題上,我們不能不傾向于對之施行嚴格管制的觀點。
根據這段文字,可以推出的是:
A.水上滑板的普及帶來了管理難題
B.年輕人是水上滑板管理的主要對象
C.水上滑板如何管理目前尚無定論
D.嚴格管制將進一步推動水上滑板的普及
【解析】C。此題屬于歸納推理題。題干中既未提到水上滑板管理對象的問題,也未提到嚴格管制是否會推動水上滑板的普及問題,因此極易排除B、D兩項。A選項將題干中“管理問題”偷換成“管理難題”,排除;因此選C,由題干中“不能不傾向于對之施行嚴格管制的觀點”得出。
【點評】此題若將A選項中“管理難題”改成“管理問題”,也不能選。因為這樣的話,就是重復了題干中“這一項目的日益普及產生了水上滑板的管理問題”,只是重復題干、闡述事實,并未有“推”的過程。
總之,考生在做這兩種題型的時候,一定要看清楚它們的范圍,是屬于判斷推理模塊,還是屬于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。只有這樣,做題的時候才能根據它們的區(qū)別,考察不同的側重點。
更多言語理解技巧與方法掃碼獲取
技巧還沒掌握?掃碼回復“咨詢老師”
點擊分享此信息:
相關文章